
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正式揭牌
5月21日,由華邦美好家園養老集團運營管理的湛江市首家民政服務綜合體——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隆重開業,為湛江民生服務注入新活力。在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中,轄區內的長者及兒童代表、志愿者聚首活動現場,共同見證盛事。湛江市副市長李漢東,市殘聯理事長李濟東,市民政局副局長王成儒,麻章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思遠,區委常委、副區長馮波,華邦控股集團副總裁李順臣,華邦美好家園健康與養老研究院院長賴敏貞等出席活動。

李漢東(前排中)出席開業活動
近年來,湛江市麻章區全面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體系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殘疾人、孤兒撫養體系建設,不斷夯實老年人、孤兒及殘疾人幸福生活基礎,努力繪就“情暖夕陽霞滿天”的最美畫卷。

李漢東一行詳細了解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的各項服務
“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的投入使用,充分體現了省、市‘四個全面’建設要求和‘以民為本’的求真務實精神。”湛江市民政局副局長王成儒表示,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關愛老年人,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會服務,使老年人共享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成果,為老年人創造健康和諧的生活環境,照顧好他們的晚年生活,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華邦美好家園養老集團秉承“與天下兒女敬老孝老”的初心使命,以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以科學和精湛的技能為老人提供貼心的服務,扎實做好市民百姓滿意的養老服務工作。同時,他還希望華邦美好家園一如既往地支持養老事業,共同營造尊老愛老社會新風尚,為湛江養老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王成儒希望華邦美好家園秉承服務宗旨與初心,提供貼心的服務
麻章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思遠介紹,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聚焦全區4萬余名老年人和5000多名殘疾人“急難愁盼”事項,統籌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發展殘疾人事業,健全農村留守兒童、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全面整合政府職能部門、鎮、村組織和醫療衛生機構、志愿者、婦聯、團委、時間銀行、新階聯等各方社會資源,可為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居家改造、遠程安全監控、手環健康監測,生活照料、助餐配餐、醫療保健、緊急救助等服務。他表示,麻章區將以該中心建成啟用作為推動民生服務工作的新起點,以點帶面,不斷提高特殊困難人群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努力打造“老有所依、殘有所助、幼有所愛”的特殊困難群體服務平臺。

陳思遠表示,中心將打造成服務困難群體的標桿社區平臺
“養老產業是一項民生事業,是真正能造福于民眾、賦能于社會、福澤于永久的至善之業?!比A邦控股集團副總裁李順臣表示,“與天下兒女敬老孝老”是華邦美好人的使命。作為中國養老行業標準創建、模式創新領導者,華邦美好家園養老集團構建了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入選“國家級養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全國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優秀案例”“南粵家政省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五星級養老機構”等30多項國家級、省市級示范、試點單位。華邦美好家園將持續深化“八好”服務,進一步滿足特殊困難群體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為湛江市民生事業發展貢獻“華邦”力量。

李順臣表示,華邦美好家園將進一步滿足服務需求,為湛江市民生事業發展貢獻“華邦”力量
作為“互聯網+服務”模式在湛江市的探索項目,湛江市麻章區政府與華邦美好家園養老集團精誠合作,搭建社區服務智慧信息系統平臺,涵蓋居家安全管理、服務過程管理、質量監管等功能,同步形成全人群覆蓋、全方面服務、全過程管理、全天候響應的社區服務信息化基本框架,為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服務資源配置提供支撐。
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以特殊困難人群服務需求為導向,以專業化服務為主要形式,搭建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調、社會參與、公眾互助、慈善助力的樂齡社區服務中心。華邦美好家園養老集團將整合資源面向轄區居民提供智慧居家服務,涵蓋生活照料、日間托管、臨時托養、家政服務、助餐配餐、醫療保健、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緊急援助等服務。
同時,通過組建由社工、護理人員、護士、康復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的,覆蓋全服務過程的社區級多維度服務團隊。利用完善的智能化信息系統,在上述服務的基礎上結合社區特殊困難人群的需求不斷豐富服務內容,形成完善的特殊困難人群居家照護服務體系,致力構建全過程全場景社區服務新業態。
基于華邦美好家園養老集團逾十年的養老行業沉淀,麻章區智慧樂齡社區服務中心可為符合條件的服務對象提供家庭床位的一體化服務,進行智能化和適老化家居改造。根據服務對象的生活狀態,華邦美好家園實施“7*24小時”“線上+線下”雙重守護,并定期上門提供生活照料、個人護理、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務,為居家長者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得到全面且安心的專業服務保障。
此外,華邦美好家園引入“時間銀行”機制,組建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建立社區志愿者服務良性循環生態。推進常態化招募、培訓和組織志愿者工作,定期組織為特殊困難人群提供家政服務、生活照料、溫馨陪伴、代購代繳等公益服務,并可通過“時間銀行”儲存服務時間。同時,引入各種優質社會服務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提供優質的社區居家服務。
